无遮挡十八禁污污网站免费,欧美国产激情二区三区,国精产品一线二线三线AV,一本一道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企業(yè)文化
Corporate culture

聯(lián)系方式
Contact us

廣東自遠環(huán)保股份有限公司
電  話(Tel):19128435215

傳  真(Fax):0753-2513793
地  址:廣東省梅州市梅縣扶大高新區(qū)三葵
聯(lián)系人:江小姐
郵  箱:mzhbzp@163.com
郵  編:514700

企業(yè)文化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企業(yè)文化
失敗與勝利:斗爭哲學的辯證法
更新時間:2023/12/15 14:57:27 來源: 瀏覽次數(shù):888
< 返回文章列表

失敗與勝利:斗爭哲學的辯證法

(汪暉《世紀的誕生》)

 

 

20世紀從歐洲資本主義革命和殖民主義歷史中脫胎而來,在人類歷史上發(fā)生了規(guī)模罕見、殘酷程度遠超古代的戰(zhàn)爭和暴行。不同內容和形式的斗爭相互交織。由于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國家形態(tài)的變化,政治控制和政治動員都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對這一時代發(fā)生的所有悲劇的追蹤和發(fā)掘都是必要的,但需要置于不同力量和具體歷史條件之下加以追究。需要避免在追蹤問題的同時混淆斗爭的不同方面,以一種抽象的道德主義對這一時代進行總體審判。由于蘇聯(lián)和東歐體系的內部與外部危機和最終潰敗,不但在體系之外創(chuàng)造挑戰(zhàn)資本主義的嘗試失敗了,而且經(jīng)典的挑戰(zhàn)者(階級、政黨、社會主義國家)也趨于解體、轉型或消逝。這就是“歷史終結論”的歷史基礎。正由于此,許多有關20世紀的歷史著作以失敗作為思考的起點?;舨妓辊U姆的《極端的年代》的主要線索和敘述基調就將這一東方革命的世紀描述為一系列的失?。涸诠伯a(chǎn)主義方面,蘇聯(lián)陷于官僚主義國家的失敗,中國陷于持續(xù)革命的失敗,國際共運陷于國際主義的失敗,最終的結果是共產(chǎn)主義作為一種信念的失敗;在資本主義方面,帝國主義體系由于十月革命后的蘇俄對于秘密外交的揭露而受到打擊,但民主制度及其公民權卻因受制于種族一民族和宗教身份而深陷危機;自由資本主義并未取得勝利,其最大的諷刺就是冷戰(zhàn)之后最為強勁的經(jīng)濟恰恰是在政治與經(jīng)濟體制上與西方十分不同的共產(chǎn)主義中國;法西斯的崛起和大屠殺為1935年至1945年間的反法西斯聯(lián)盟的形成奠定了前提,但這也恰恰證明了作者為“短20世紀”設定的基調,即20世紀的基本沖突不在資本主義與共產(chǎn)主義之間,而在啟蒙的支持者和反對者之間,從而這一時代的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對立只是一種任意的、人為的建構。

這一以系列失敗為線索構筑起來的“短20世紀”與作者所描述的以“雙元革命”為先導的、盡管充滿了戰(zhàn)爭與災難但仍然富于生產(chǎn)性的“漫長的19世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他忘記了進一步追問:蘇聯(lián)的解體就代表俄國革命是全然的失敗嗎?強大而堅韌的反法西斯的蘇聯(lián)是失敗嗎?社會主義陣營對于第三世界反帝反殖民斗爭的支持全都失敗了嗎?如果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證明自由資本主義并未取得勝利,中國倡導的全球化路徑有可能終結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一統(tǒng)天下,那么,中國的現(xiàn)實和未來與20世紀的持續(xù)革命到底是什么關系?1902年,霍布森就曾預言:“中國可能借采用西方工業(yè)國的資本及其組織者,并更可能借代之以自己的資本和組織者,變?yōu)閷ξ鞣絿揖佑谏巷L;還可能把它的更廉價的制造品泛濫于它們的市場;并且可能拒絕它們作為交換的進口貨,留作清償它們投下的資本,而把初期的投資過程倒轉過來,直到中國逐漸對它的以前的恩人和培植者取得金融上的支配。”霍布森的分析缺乏對于主體改造的解釋,即一個積貧積弱的中國如何通過反復斗爭才能逆轉失敗的局勢而“居于上風”,而在20世紀的政治視野中,這種“居于上風”的處境到底是勝利還是失敗,更不在其視野之內。但在當代的語境中,他在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中所做的斷言已經(jīng)算得上天才性預見,其識見遠在眾多只會喟嘆的歷史學者之上。

帝國主義戰(zhàn)爭及冷戰(zhàn)對于中國的形塑極其深遠,但由戰(zhàn)爭和社會危機所激發(fā)的革命對于此后中國乃至世界的變遷具有不可磨滅的影響:不僅民族獨立、工業(yè)化進程在革命和建設進程中完成,而且社會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地緣政治關系等全部發(fā)生了空前的轉型。從語言文字到國家、政體,從社會組織到勞工、性別,從文化風尚到日常生活、從城鄉(xiāng)關系到區(qū)域關系,從宗教信仰到社會倫理,我們幾乎找不到一個沒有發(fā)生深刻變遷的領域。中國革命無法像法國革命和俄國革命那樣用一兩個事件作為標志,對于革命的抵抗和反動也不是由一兩個事件所界定的。短20世紀是漫長的革命進程。在這一進程中,存在著長時段地占據(jù)舞臺的演員,例如國共兩黨及其領袖,但斗爭和博弈并不只是在固定的兩造之間,所謂革命與反革命是一個充滿了聚合、裂變、轉化和新主體(革命的和反革命的)誕生的過程。這是一個高度政治化的時代、一個眾多政治主體生成裂變的時代、一個同一性與矛盾相互生成轉化的時代、一個敵我分明而敵我關系持續(xù)變遷的時代。因此,無論追問成功還是失敗,不可避免地涉及誰的成功或失敗、何謂成功和失敗等并不簡單自明的問題?!岸?0世紀”正是被這樣一個廣闊、復雜、深刻、激烈的進程所覆蓋,其密度、深度和廣度均史無前例。在今天,人們已經(jīng)難以想象一種未經(jīng)20世紀改造的生活,離開革命、創(chuàng)新和失敗的探索也就不能把握這一時代的意義。

當歷史學家、哲學家和感傷的觀察者以失敗作為起點回望世紀時,我們是否也應該思考那些與世紀的意識同時誕生、發(fā)展和轉化的關于失敗與勝利的全新理解?中國革命發(fā)展了對于失敗與勝利的豐富思考,這些思考也從革命進程內部重新界定了革命本身。因此,離開中國革命的內在視野也就難以把握失敗與勝利之間的辯證關系。魯迅的反抗絕望的文學”與毛澤東“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勝利的哲學”是兩個內在于中國革命進程的有關希望與絕望、失敗與勝利的文學/哲學解釋。在我看來,“勝利的哲學”是一種將自身全盤地融入集體斗爭而產(chǎn)生的歷史思考,亦即革命主體的戰(zhàn)略思考,犧牲和悲劇被置于制勝的行動綱領中加以處理,從而徹底排除了“五四”以降文學和思想領域中的那種寂寞、無聊、頹唐或無可措手的困頓之感等要素。“勝利的哲學”植根于集團斗爭的殘酷而悲壯的歷史,也體現(xiàn)為在失敗境遇中尋找轉向勝利的戰(zhàn)略考量。失敗不但是成功之母,而且是“勝利的哲學”的邏輯起點。從失敗開始,意味著在困境中重新識別“薄弱環(huán)節(jié)”、尋求克敵制勝的戰(zhàn)略和策略,進而在創(chuàng)造新的形勢的過程中重建敵我關系的進程。這一進程實際上正是重建自我或主體的過程。

毛澤東的《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1928年10月5日)、《井岡山的斗爭》(1928年11月25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5日)等文本標志著“勝利的哲學”的誕生,它為后來文學家們描述革命過程的曲折和困境提供了一種“從勝利走向勝利”或“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的樂觀主義脈絡。1949年8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前夕,毛澤東回顧了1840年以來的歷史,以一種不容辯駁的方式論述道:“帝國主義者的邏輯和人民的邏輯是這樣的不同。搗亂,失敗,再搗亂,再失敗,直至滅亡——這就是帝國主義和世界上一切反動派對待人民事業(yè)的邏輯……”“斗爭,失敗,再斗爭,再失敗,再斗爭,直至勝利——這就是人民的邏輯,他們也是決不會違背這個邏輯的……從再造主體的角度說,這一斗爭、失敗直至勝利的進程不僅是人民的邏輯,而且也是創(chuàng)造作為革命主體的人民的進程。毛澤東說:“所有這一切侵略戰(zhàn)爭,加上政治上、經(jīng)濟上、文化上的侵略和壓迫,造成了中國人對于帝國主義的仇恨,使中國人想一想,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迫使中國人的革命精神發(fā)揚起來,從斗爭中團結起來。斗爭,失敗,再斗爭,再失敗,再斗爭,積一百零九年的經(jīng)驗,積幾百次大小斗爭的經(jīng)驗,軍事的和政治的、經(jīng)濟的和文化的、流血的和不流血的經(jīng)驗,方才獲得今天這樣的基本上的成功。”很明顯,鴉片戰(zhàn)爭以降的抵抗斗爭并非由同一群人完成,在歷次反抗的主體之間存在著重要的差異,但斗爭一失敗一斗爭的邏輯將他們建構為日益成熟和強大的、從斗爭和失敗中走向勝利的“人民”。只要斗爭的邏輯存在,失敗就不是最終的失?。环催^來說,失敗的真正意義在于斗爭的邏輯失效了。因此,衡量失敗的真正尺度不是失敗自身,而是斗爭的邏輯是否繼續(xù)存在。

魯迅將孫文界定為“永遠的革命者”——所謂“永遠的革命者”,也就是用持續(xù)的失敗來界定的革命者,“勝利”不是作為一個最終的結果,而是作為不被失敗擊垮、持續(xù)奮斗的進程呈現(xiàn)自身的?!皠倮恼軐W”所以是樂觀的,是因為它始終與對困境的辯證理解聯(lián)系在一起,始終與基于這種理解的戰(zhàn)略性行動聯(lián)系在一起。勝利不在抽象的未來,不在抽象的烏托邦主義,而恰恰在對敵我力量對比的辯證分析及具體實踐之中?!皠倮恼軐W”是行動的哲學,但不是唯意志主義。恰恰相反,它將求勝的意志與對形勢-尤其是敵我力量對比——的分析置于矛盾的對抗和轉化之中,并積極地介入這種對抗和轉化。

魯迅的“反抗絕望的文學”拒絕樂觀主義的世界觀,卻并不反對集體性的斗爭;它從不將希望置于主觀的范疇內,而試圖在寬廣世界中探索通向未來的道路。“反抗絕望的文學”與“樂觀的文學”有著鮮明的區(qū)別,卻與“勝利的哲學”有某些相通之處,例如,它們都是反抗與動作的哲學,或者說斗爭的哲學。魯迅多次以懷念的語調悲悼《新青年》團體的散落,又努力地用創(chuàng)辦刊物和文學社團的方式營造集體斗爭的陣地,“聯(lián)合起來,造一條戰(zhàn)線,更向舊社會進攻”。這些思考不但產(chǎn)生于對力量對比的戰(zhàn)略分析,而且也產(chǎn)生于他對失敗的承認和思考。他的著名的“壕塹戰(zhàn)”的說法,正來源于文學與戰(zhàn)爭的比喻。這是為取得文化斗爭的勝利而展開的戰(zhàn)略和策略分析。如果將這樣的文字與20世紀中國的“勝利的哲學”的典范作品《論持久戰(zhàn)》做個對比,不是可以看作一種文化游擊戰(zhàn)的戰(zhàn)法嗎?正如《論持久戰(zhàn)》對人民戰(zhàn)爭及其形式的分析來源于對正面戰(zhàn)場的困境和失敗的分析,這種文化游擊戰(zhàn)的思考誕生于對新文化運動陣地戰(zhàn)失敗的總結。“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薄豆枢l(xiāng)》的這句名言將布洛赫的“尚未意識”轉化為實踐或行動所蘊含的對可能性的探索,從而為無路可走的境地預設了未來的維度?!兑安荨匪辉俦硎龅摹敖^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不是對希望的否定,而是對絕望的抗拒,對“尚未成為”,甚至“尚未意識”的意識。

中國革命的“勝利的哲學”最初誕生在艱辛和血泊之中,產(chǎn)生于對十分不利于革命勢力的失敗處境的分析。鄉(xiāng)村,而不是城市;邊區(qū),而不是中心,成為革命戰(zhàn)略得以展開的地方,但這一新空間的界定正來源于失敗的局勢和敵我力量的懸殊。勝利的邏輯存在于持續(xù)的行動、探索和斗爭,從而不同于盲目的樂觀或玄想的希望?!皠倮恼軐W”的蛻變,即從“勝利的哲學”轉化為各式各樣的“樂觀的文學”,恰恰就在放棄了對于這種十分不利的失敗處境的分析,從而也放棄了真正戰(zhàn)略性和具體策略性的思考。一旦放棄了這樣的思考,行動便可能失去方向,轉而將希望寄托在勝利的必然性或抽象的未來之上,其結果是通過用“虛妄”埋葬“希望”來確證“絕望”的真理性,從而阻斷了“反抗絕望”所包含的未來的維度。這不是勝利的邏輯,而是盲動的邏輯,也極易變成“轉向”的邏輯,后者是用絕望替代反抗絕望的后果?!跋M奈膶W”“樂觀的文學”是幻想的,而“反抗絕望的文學”“勝利的哲學”是行動的。無論是魯迅的“反抗絕望”,還是毛澤東的“從勝利走向勝利”,都包含著對失敗的承認、對“尚未成為”和“尚未意識”的意識和探索。

因此,在判斷中國革命的成敗問題上,首先需要挖掘中國革命的內在視野及其對失敗與勝利的界定,才能完整地理解其社會斗爭的意義。在這一時代,政治的能動性不僅重新定義了政治領域,而且即便在權力政治的范疇內,政治能動性也并沒有臣服于權力的邏輯,而總是尋找著內部革命和自我否定的契機。這是一個政治化的進程:政治化既體現(xiàn)為激進的革命與策略性妥協(xié)的過程,也表現(xiàn)為將青年問題、婦女解放、勞動與勞工、語言與文學、城市與鄉(xiāng)村等問題納入“文化”的范疇,讓政治成為一個創(chuàng)造性的領域;既體現(xiàn)為將軍事斗爭、土地改革、政權建設、群眾路線、統(tǒng)一戰(zhàn)線融為一體的“人民戰(zhàn)爭”,也呈現(xiàn)為人民戰(zhàn)爭對19世紀以降的各種政治范疇的轉化。通過群眾路線,政黨與大眾運動之間的邊界模糊,但并未消失,從而保持了通過大眾運動改造政黨,又通過政黨政治重塑大眾運動的張力。

在上述條件下,政權不再等同于傳統(tǒng)的國家機器,而成為一種植根于政黨和大眾運動的政治結構,但無論是政黨對于國家機器的控制,還是大眾運動對于國家和政權的持續(xù)沖擊和滲透,都并不意味著對國家及其權力機器的放棄,而是對這一機器的持續(xù)的政治化。在一個95%以上人口為農民的國度里,通過農民運動促成鄉(xiāng)村下層社會成為革命運動的政治力量,階級范疇實際上體現(xiàn)的是一個階級化的政治過程,但這一政治過程在高度重視階級構成的客觀基礎的同時,將階級分析轉化為階級化的政治動力。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即便在主權概念籠罩之下的國際政治領域,抗美援朝戰(zhàn)爭、萬隆會議和中蘇兩黨論戰(zhàn),也提供了軍事和國際關系領域的政治化案例。上述政治過程的所有方面均包含了國際的面向,或者說,20世紀中國的國際政治邏輯與國內政治的邏輯是相互支持、相互滲透的,即發(fā)生在橫向的時空關系之中。

對于20世紀中國的政治化與去政治化的分析同時伴隨著對于重新政治化的契機的探索。這一方法是通過與中國革命的內在視野對話而形成的。我從四個方面,即政治整合、文化政治、人民戰(zhàn)爭、政黨與階級展開分析,試圖從歷史進程內部摸索“尚未成為”和“尚未意識”的政治潛能。這四個主題誕生于革命與戰(zhàn)爭的時代,它們相互糾纏又各有側重,以不同的形式出現(xiàn)于其他歷史時期。政治整合將國家形式的探索展開為一個政治競爭的過程,持續(xù)的文化運動刷新了對于政治的理解,重新界定了政治的議題和領域,創(chuàng)造出一代新人;人民戰(zhàn)爭不但是從根本上改變現(xiàn)代中國城鄉(xiāng)關系和民族認同的政治動員過程,而且也對我們熟悉的政治范疇如階級、政黨、國家、人民等進行了改造與重構。

因此,我要追問的問題是:如何解釋在辛亥革命后國家失敗和議會政黨破產(chǎn)條件下的“文化”范疇的獨特性及其與政治能動性的關系?中國革命為什么能夠在一個工人階級和資產(chǎn)階級均未成熟的社會里推進一場指向社會主義的階級運動,將政治性和能動性展開為階級概念的重要內容?這是如何發(fā)生的?20世紀中國的政治進程與不同性質和不同類型的戰(zhàn)爭有著內在的聯(lián)系,其中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逐漸形成、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臻成熟而又靈活多變的人民戰(zhàn)爭,不僅通過推進土地改革、政權建設及政黨與大眾之間的循環(huán)運動,形成了一種不同于早期政黨——包括布爾什維克黨——形態(tài)的、具有超政黨要素的超級政治組織,而且也為20世紀中國文化注人了新的活力和能量。如何解釋人民戰(zhàn)爭的政治?在后人民戰(zhàn)爭的時代,如何從這一獨特的經(jīng)驗中探索重構新政治的源泉?階級、政黨、民族、國家、群眾和群眾路線、人民和人民戰(zhàn)爭等概念、范疇和命題在什么時候是政治化的,又在何種條件下趨向于去政治化?

階級概念在20世紀滋生了兩種性質不同的政治動員:第一種動員促成在身份、財產(chǎn)權甚至生產(chǎn)資料的掌握上并不隸屬于無產(chǎn)階級的成員成為該階級的馬前卒或戰(zhàn)士,如農民或出身統(tǒng)治階級的知識分子成為“無產(chǎn)階級”的主體甚至領袖;第二種動員將階級出身設定為僵固不變的制度標記和衡量敵我的基準。那么,階級概念的政治化與去政治化是如何發(fā)生的?人民戰(zhàn)爭條件下的政黨與群眾路線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所謂“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由此產(chǎn)生了巨大的政治能量和活力;但在另一條件下,這些活力又為政黨國家化或政黨的去政治化提供了歷史前提。如何思考政黨的政治化與去政治化?總之,我所探索的是政治形式與政治化、文化與政治化、軍事與政治化,以及經(jīng)濟與政治化的關系。離開了植根于這一時代具體歷史情境的政治化的復雜過程,我們幾乎不能歷史地把握這些政治范疇在20世紀語境中的獨特意義。

這是一個試圖重構這一時代的內在視野的嘗試。歷史研究不可避免地與研究者的價值取向及方法相關,但相比于對更早時期的文獻收集和研究,有關20世紀的研究幾乎命定地包含著對現(xiàn)實的介入。對歷史提出怎樣的問題,就意味著如何界定自己在當代的位置。我的位置就是在20世紀的綿延中思考。20世紀是一個高度政治化的時期-政治在這個時期滲入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并要求人們在生活的不同層面持有政治的態(tài)度。人們可以像研究以往時代一樣,按照經(jīng)濟、政治、軍事、文化等領域對20世紀中國進行歷史描述,但無論在哪一個領域進行這一研究,都無法回避對于這一中心問題的回應和判斷。我的問題是:為什么這一張力在20世紀如此強烈,最終趨于飽和,而在這之前,更是之后,它卻成為一種稀缺的或耗損的東西?

20世紀落幕了,但以“尚未成為”和“尚未意識”的雙重形態(tài)存在于今天的世界,這是人們重新轉向烏托邦主義以探尋未來的起點。然而,讓我再重申一次:重新政治化需要價值與理念,但并不是一個烏托邦計劃,而是一個主體持續(xù)形成的現(xiàn)實過程。在20世紀,這一過程是與革命力量通過對世界的重新認知,將自身投入矛盾運動內部以尋求制勝的戰(zhàn)略、策略——亦即在具體局勢中行動的方式——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

因此,將20世紀中國作為思考對象既是對于20世紀中國的內在視野的探索,又必然包含通過對當下性的質詢以叩問未來的意義。在這里,未來不是時間目的論的設定,而是內在于我們的生活和斗爭的、尚未呈現(xiàn)或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實性。正如歷史不可能終結一樣,世紀只能以多重演化、持續(xù)斷裂、變異轉型、失敗勝利等形式綿延。世紀的誕生是一個事件,一個基于具體時勢的判斷,一個滲入思想、文學、藝術、歷史思維和我們日常生活的時空形態(tài),從而不可能被單純地計量為一個抽象的、可直接被計算的時間單位。在這個意義上,作為一種分期的范疇,“長世紀”或“短世紀”從屬于對于作為事件的世紀之誕生或終結的描述,因而也總是蘊含著通過審視與這一事件的關系對當下狀態(tài)進行判斷的含義。


 

 


上一篇:魏文侯的治術
下一篇:抗大見聞